衛教新知


氣喘之學校處置:我們學到了什麼?
Thu Jul 25 11:11:21 CST 2013 POST

氣喘之學校處置:我們學到了什麼?

台大護理系副教授

高碧霞

前言

近年來,雖然社會經濟的進步及醫療科技的發達提供人類健康照護較佳的初期預防,但氣喘仍是全球性盛行率與花費高的慢性健康問題。有鑑於氣喘的照護已是全世界共同之議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和美國國家衛生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NIH)1993年邀集全球各國專家研討氣喘防治之道,繼而共組全球氣喘創意組織(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之理事會。GINA1995年初訂「氣喘診療指引」供各國醫療團隊修正使用,2002年更明訂階梯式(stepwise approach)治療方式,依氣喘之嚴重度來循序增加或減少藥物治療,也強調病人衛生教育推廣、氣喘自我處置,呼籲醫療團隊應與病人與家屬建立良好伙伴關係(partnership),努力達成以下適當措施,以減少氣喘造成的負擔:(1)請醫師寫下每個病童的個別性氣喘行動計畫(asthma action plan)(2)鼓勵與改善病童之藥物遵從度(adherence)(3)覺察氣喘惡化之過敏原與激發因素,(4)確認氣喘逐漸惡化之徵兆:咳嗽增加、胸悶、喘鳴、呼吸困難、睡眠中斷與尖峰呼氣流速值降低,以及(5)協助病童與家人在氣喘發作時,保持鎮定並按照氣喘急速惡化之居家自我處置流程進行適當處置。

雖然標準化氣喘照護指引已全球化推廣已近十年,但據GINA 2004統計全世界約有3億人口罹患氣喘,全球每250人死亡人口中仍有1人因氣喘而死亡,氣喘之死亡率與病人或照顧者未能瞭解氣喘嚴重度有關。控制不良的氣喘問題,不僅危急病人的生命安全及全家人的生活品質深受影響,醫療及社會成本也會因此而加劇增加。郭壽雄教授2003年指出台灣氣喘病人之死亡率在1981年為每十萬人8.17人,1991年為5.93人,2001年降為4.53人,其中80%是歲高齡者,29歲以下者僅佔1.7%。雖然氣喘兒童之死亡率未如成年與老年者高,但逐年增加之氣喘兒童人口所帶來之隱憂,是不容忽視的議題。環保署在1995年的國中學童盛行率調查結果有8.8%的學童罹患氣喘,已較WHO1996年的調查結果7.7%高出許多。根據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調查資料,2007年台北市國小一年級學童氣喘盛行率約有20.34%2009年上升為20.74%,顯示氣喘學童有逐年增加趨勢。

氣喘兒童之學校照護

儘管健保局之「氣喘醫療給付改善方案」有顯著效益,然而許多研究已指出氣喘兒童之整體性照護模式,應讓氣喘兒童的照護在醫療機構、居家護理及學校護理均有合適的轉介諮詢管道,並能夠重視兒童生長、發育、認知、社會心理及情緒等的發展特性,以協助病童在學校中的學習過程,有效地適應調整。雖然學校照護是重要一環,目前國內所進行護理研究較傾向氣喘兒童或學校護理人員個別改善措施國外氣喘衛教機構對氣喘親善學校(Asthma Friendly School)照護模式之重視。環視台灣現今的教育系統,仍未有良好之校護或校醫參與學童之醫療照護。許多國內外研究指出,老師除了擁有教育者的角色外,更包括疾病的監測與處理。然而老師們的專業是教育,但卻常是面對氣喘病童的第一線人員,對氣喘學童之緊急發作與處置更是潛藏許多危機。雖然,學校中的護理人員是醫療專業人員,然因缺乏持續的氣喘護理訓練,許多護理人員會擔心、害怕或誤解氣喘的照護。

美國之國家衛生研究院之喘衛教防治計劃(National Asthma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Program, NAEPP)2005年指出,校園氣喘照護計劃應採用衛生政策,於校園中建立無煙環境(smoke-free environment)、書面治療計劃(written medication policy)、校園緊急處置計劃(school-wide emergency plan)、全校教職人員之專業成長(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all school personnel)高碧霞等人於家庭-學校整合性氣喘照護模式(Integrative Asthma Management Program, IAMP)對學齡前氣喘幼童健康狀況之成效探討中,強調整合性氣喘照護模式之重點包括:建立學童醫療記錄、確保患童容易獲得氣喘藥物、協助學生避免或控制氣喘的誘發因子、預防運動誘發性氣喘的策略、確立急性發作或氣喘惡化的處理流程,及學校與醫療機構、家庭之間的共同處置(shared management)蔣立琦等學者提出之氣喘學童學校個案管理模式(School Management of Asthma- Resources and Teaching, SMART),推動校園氣喘管理策略包括:校護照護藍圖、指導內容參考、急性發作處理流程、以及家長聯繫單、轉介通知單等,可以有效提昇氣喘兒童之生活品質。

氣喘親善學校(Asthma Friendly School)照護模式

近年來氣喘照護專業團體強調學校照護模式,應更加強氣喘處置資源與教學計畫之統合,建立氣喘親善學校(Asthma Friendly School; AFS)美國之疾病管制局(CDC)National Heart, Lung and Blood Institute針對氣喘學校照護,鄭重呼籲「誘發改變︰營造氣喘親善學校(Initiating change: Creating an asthma friendly school)」,並出版工作手冊與光碟工學校人員使用。CDC提出要通過成為氣喘親善學校的六大策略包括:1.建立氣喘親善學校的管理及支持系統;2.提供氣喘兒童合適的學校及心理衛生服務;3.提供學生及教職員有關氣喘教育及認知;4.提供安全及健康的學校環境以減少氣喘激發因子;5.提供氣喘學童安全及愉快的體育課及活動環境空間;6.統合學校、家庭及社區資源,共同努力以改善學童之氣喘處置及降低氣喘學生之學校缺席情況。

美國學校衛生學會(American School Health Association)出版之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06;76:6(201-348)的專輯「氣喘之學校處置:我們學到了什麼?(Managing Asthma in Schools: What Have We Learned?)」,提供了25篇學校為主體之氣喘衛教、活動及政策有關之氣喘研究、專題報導或個案研究,可供大家參考,相關資料可參閱http://www.cdc.gov/HealthyYouth/asthma/JOSH/index.htm美國紐澤西兒童及成人氣喘照護聯(The Pediatric/Adult Asthma Coalition of New Jersey)指出:「讓孩子在乾淨健康的校園學習是每個人的責任」,這包括教育系統中的老師同學、行政管理者及維修總務人員,並透過州政府立法於教育政策、環境保護等配合氣喘親善學校之設置,進行認證制度,相關資訊請參見www.pacnj.org

澳洲推動氣喘親善學校(AFS),乃透過政府部門明確提出其審核標準與工作指引內容,在2008年澳洲全國有84%學校申請註冊參與AFS照護計畫,其中36%已通過AFS認證,其氣喘親善學校照護作法於200911月有更新,相關資訊可參考http://asthmafriendlyschools.org.au/home/index.php# 以下為最近版之AFS評鑑標準,供大家參考:1.需提供至全校教職員工氣喘衛教;2.氣喘兒童之氣喘照護計畫及紀錄資料,需集中保管放置在學校的最便利的位置;3.氣喘緊急救護的海報需要張貼於重要地方;4.氣喘學童的藥物要能隨時可得及安全保管;5.緊急藥物及吸藥輔助器要能隨處可得;6.學生之體育課、遠足旅行及露(宿)營活動,需有完整氣喘照護計畫;7.學校要提供父母或其他照顧者有關之氣喘照護資訊,以增進氣喘兒童之生活品質、健康結果及福祉;8.氣喘親善學校計畫之教學資源可用為學校健康教育之部份課程設計。

總結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於臺灣如何強化氣喘照護的軟硬體環境,讓校園中的師生共同來參與氣喘照護,達成氣喘親善學校之照護目標,仍是待努力方向。

返回列表